close
?超熱血! 教授+學生MIT自製火箭飛向宇宙
年終強力下殺商品
【瑰珀翠】薔薇玫瑰 浪漫花香禮盒
|
限時特惠熱賣 ★母親節必購禮盒★ 歷史價格波動 現在最低價只要: 2700 價格隨時都會變,把握機會
|
還有更多超值優惠選擇 | ||||||||||||||
|
|
|
?超熱血! 教授+學生MIT自製火箭飛向宇宙
有一群熱血的大學教授,和碩博士生正替台灣的航太發展努力著,由交大機械工程系教授吳宗信領軍,帶領臺北科技大學、成奶j學、屏東科技大學4個學校,超過40位師生研發製作混合式燃料火箭,100%台灣製造,為了要發射火箭上太空,他們到處籌集資源、負債累累,就是不捨得放棄已經努力投入研究7年的太空夢,不甘願台灣在太空競賽裡缺席。 ARRC團隊:「2、1。」 火箭升空彷彿電影般的場景,仔細一看,這可不是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試射現場,而是新竹的海邊,岸上還有賣烤香腸的攤販,很多人老早就卡好位置,就為了親眼看火箭升空。 ARRC團隊:「就位繼續瞄準。」 所有人的眼神緊盯著火箭,完全不敢放鬆,直到順利升空打開3個降落傘,大家才鬆了一口氣。 民眾:「平常都沒有機會現場看到,現在看到就很特別這樣子。」 民眾:「很高興這次竟然可以成央A希望可以讓他們可以募到更多的款。」 ARRC團隊:「紅色面朝上,慢慢轉、慢慢轉。」 穿著橘色工作服,仔細地組裝火箭,他們是台灣前瞻火箭計劃ARRC,由交通大學、臺北科技大學、成奶j學、屏東科技大學,4個學校超過40位熱血的大學教授和碩博士生所組成的火箭團隊,其中的靈魂人物吳宗信老師10年前就開始帶領學生研究火箭,經過好幾次小型試射 這次讓他很滿意。 交大機械工程系教授吳宗信vs.記者:「您會幫學生打幾分?99分,看到它(試飛)很漂亮對不對?第一次看到這麼漂亮。」 ARRC成員魏世昕:「還是有一點小遺憾就是了,因為我們這個其實是雙節小火箭,第二節沒有成氐I火脫離有點可惜。」 在試飛之前,每個環節都小心翼翼,因為只要一個小地方不對,就會讓整個試飛計劃失敗,這次試飛屬於小火箭,火箭高度2.7公尺、直徑15公分、飛行高度1公里,整個火箭從生產製造研發100%MIT。 交大機械工程系教授吳宗信:「橘紅色就是3D列印,中間白白那個就是玻纖,因為那個太長用3D列印強度不夠,其他的部分比較小的部分,形狀比較複雜就是用3D列印。」 火箭的第一節使用固態燃料,第二節則是混合式推進器,這種做法全世界絕無僅有,其中最重要的地方就在這。 ARRC成員魏世昕:「最重要的地方是這邊,這邊開始到後面,其實都是第二節的推進器,其實主要還是要看分離的箍環,分開之後才會點火,才是這次我們測試的目的。」 交大機械工程系教授吳宗信:「裝載物裡面有什麼?一個中央大學的罐頭衛星,罐頭衛星現在很多學校都在用都在發展。」 靠自己的力量發展航太科技,一點都不容易,試飛小型火箭一次 光是成本就10萬元,但為了替10月發射的大型火箭做測試,經費還是得花下去 但努力沒有白費,去年試射火箭就讓NASA專家很驚艷,花費只用了1千多萬是韓國的1/40,但無奈費用就快花完,只能靠自己募款。 交大機械工程系教授吳宗信:「奮鬥了大概7、8年,學生來來去去大概1百個,老師大概7、8個,做了這麼久東西也做的不錯,然後就因為中間預算不夠,那就放棄真的很可惜,真的不甘願就想拚看看,才會走到群眾募資。」 雖然政府也有補助,但是經費來的太慢,沒辦法及時到位,今年的目標是1600萬,現在只募到20%,只希望大家能看見這群瘋狂科學家的努力,讓台灣能在太空史上 寫出嶄新的一頁。 ?
media.zenfs.com/zh_hant_tw/News/tvbs/20150428230318166.jpg
全站熱搜